玲珑瓷是镂花瓷的一种,其制作方法是在细薄的坯胎上,雕成米粒状的透花洞,称作“玲珑眼”,然后经多次施釉,填平通花洞,再入窑烧制而成。玲珑瓷镂空处精巧、透亮,釉色犹如玻璃。玲珑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,在景德镇湖田窑的宋代遗物中,可以见到镂空的器物残片。明永乐年间,景德镇开始正式生产玲珑瓷。由于工序繁杂、雕刻难度大,成品率低,玲珑瓷成为当时皇室专用瓷。乾隆时期,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在玲珑瓷上搭配青花纹样,晶莹素美、细腻精巧,称为“青花玲珑”。碧绿透明的玲珑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衬托,釉面光洁,料色青翠,玲珑剔透,展示着我国古代制瓷业很高的技术成就和艺术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