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盂是文房用具之一,用于盛水,造型多为圆形器身,收口,平底或圈足。水盂小巧精致,体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情趣。水盂,亦称水丞,为砚池储水之用,使用时,用小勺汲水,滴入砚台上。据古文献记载,至少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玉质水盂,当时纸张没有发明,写字多用竹简,水盂使用极少。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,水盂需求扩大,加之青瓷烧制技术也达到了一定水平,瓷质水盂开始流行。早期瓷质水盂的造型多为仿生,如蟾蜍、乌龟等,显得生动可爱。唐宋是我国书法集大成的时期,习书之风上贯朝廷,下达平民百姓,为水盂的烧制提供了广阔天地。许多窑口烧制了各式各样的水盂,制作日益精良,出现了单色釉、三彩釉、釉下彩等釉彩装饰手法。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水盂的品种更加丰富,有青花、朗窑红、粉彩等,还有一些其他单色釉,使得水盂这种小型器显得更加典雅。